2018-04-23 09:44
4月18日,臺灣東森新聞臺記者走進江蘇揚中通威環太“漁光一體”項目進行綠色農業專題攝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通威股份首席水產專家吳宗文等領導熱情接待。
記者現場攝制
水面上架設光伏電站發電,水面下養殖健康水產品,清潔能源與水產養殖如何實現“一體化”?一進入園區,記者就被眼前壯觀整齊的光伏組件、智能化養殖設備所吸引,通過鏡頭詳實記錄了項目水產養殖和光伏發電協同發展的情況。在項目現場,吳老詳細介紹了通威“漁光一體”創新模式,并講解了目前園區內采用365養殖模式、循環水養殖模式以及陸基集裝箱養殖模式。來自設施漁業研究所的技術人員及養殖戶現場為記者演示了智能化養殖設備,恰逢塘魚轉塘捕撈,看著尚處于生長期的魚生長勢頭良好,記者們紛紛豎起拇指點贊。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通威股份首席水產專家吳宗文為記者講解三大養殖模式
據了解,江蘇揚中通威環太“漁光一體”項目一二期并網容量共10MW,每年可節約標煤4075噸,減排近一萬噸二氧化碳,年均發電產值及漁業養殖產值十分可觀,年均發電量1222萬度,因其經濟效益及清潔能源示范效應獲評揚中市綠色能源島的示范項目。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涉足農業和新能源光伏產業的龍頭企業,通威融合雙主業優勢,全球首創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漁光一體”模式。每畝“漁光一體”池塘每年可輸出5萬度-10萬度電,相當于每畝每年輸出10噸-30噸石油的等效能量,養殖戶每畝年產值是原來傳統養魚的3-5倍,高的可達5-10倍,實現了國土資源的立體開發。
“漁光一體”模式先后多次受到央視等權威主流媒體的關注,2016年5月16日,央視《晚間新聞》就以“魚塘上神奇的遮陽板”為主題,深度解讀并高度評價了通威“漁光一體”創新發展模式;2017年12月19日,中央電視臺二套《經濟半小時》在“新農村、新產業”專題報道下,走進通威懷寧“漁光一體”項目。據了解,本次采訪,通威“漁光一體”將作為綠色能源與綠色農業兩大產業跨界創新模式,登陸臺灣東森新聞臺、東森財經臺及福建海峽衛視等海峽兩岸知名媒體,再次展現通威“漁光一體”模式的強勁發展實力。
目前,通威正在全國大力推廣“漁光一體”,分別在江蘇、安徽、廣西、山西等地建設了數百兆瓦的“漁光一體”項目,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正從水面產出,就近消納。未來,通威將聚焦華東、東北、華中、華南區域,旨在打造以華東為核心、東北—華中—華南為次核心的半包圍經濟圈,對通威漁光一體進行規模升級。隨著更多“漁光一體”項目的建設和建成,將助力我國水產養殖的轉型升級,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步伐,推進我國能源革命進程,為子孫后代留住藍天白云、青山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