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1 02:11
川商雜志報道
中央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大力支持,在近年進入又一個“峰值”,這也是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最關注關心的話題。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接受媒體采訪
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劉漢元接受記者采訪時再次表達觀點:“讓尊重和弘揚企業家精神成為全社會共識。”從自身說起,他直言,“尊重和弘揚企業家精神,是民營企業家們共同的期盼。”
“發展還是硬道理,發展始終都是硬道理。”在劉漢元看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經驗已經證明,只有用發展的眼光才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才會為民營經濟的繼續前進指明方向,“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民營經濟座談會給了我們信心,民營經濟不可或缺,未來只能做大,不能離場。”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還需要在哪些方面發力?面對記者的提問,劉漢元表示,目前國家各部委,地方各級都在積極采取措施,在此背景下,要真正把民營經濟、外資經濟、國有經濟都視做作全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公正公平的營商環境,一視同仁的讓大家有條件參與新時代新征程的經濟建設和經營。
此外,劉漢元還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分析其根本原因,劉漢元認為,M2增速持續減緩,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持續降低,市場流動性持續不足是其根源所在。
劉漢元分析說,自2016年10月以來,貨幣供應持續收緊,M2增速一直呈下降趨勢。去年11月末,M2余額為181.32萬億元,同比僅增長8%,觸及歷史最低水平。今年1月末,M2余額為186.59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有所回升,但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歷史,我國M2年增速大都保持在15%以上,其中1990-1996年保持在25%-42%之間,同期GDP增速為10%-15%;2001-2010年,M2增速為15%-20%,GDP增速維持在8%-14%。雖然經濟的高速增長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但從我國及歐美的歷史數據看,M2增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的活躍度,與GDP增長呈正相關。
“我國過去四十年的發展歷程,也充分驗證了M2的適度高速增長是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條件。自2017年四季度開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開始持續下滑,已從2017年1月的14.8%降至今年1月的10.4%,去年12月該增速更是下探至9.8%,刷新了有數據統計以來最低值。從社會融資規模維度分析,同樣表現出當前流動性持續不足。同時,實體經濟2A、3A難以取得所需貸款,證券市場持續低迷,2A、3A發債難以完成,2017年上市銀行利潤占到全部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47.5%,2018年前三季度該占比也達到了45%,一系列數據都集中表明流動性持續不足。”
劉漢元認為,去年我國CPI同比上漲2.1%,離政府工作報告中3%的年度預期有較大距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增速大都保持在8%-14%,CPI增速在3%-6%之間,個別年度超過10%,經濟運行總體良好。從全球看,過去30多年乃至更長時間,主要經濟體在快速發展階段,CPI都不會太低,當CPI接近或小于2%時,經濟通縮的特征就明顯表現。近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的CPI實際或預期增速均接近甚至高于GDP增速,都希望通過積極的CPI刺激經濟增長。”
劉漢元說,中國經濟四十年“摸著石頭過河”一路走來,始終伴隨著貨幣快速擴張的過程,不僅支撐了經濟高速增長,而且CPI一直控制在溫和上漲的范圍。另一方面,近年來房價快速上漲影響了對流動性的判斷。但事實上,近二三十年來,國內主要商品、食品價格均未大幅上漲,房價快速上漲是我國特殊國情、特殊政策下產生的特殊例子,不能簡單認為通貨膨脹加劇,更不能作為判斷流動性過剩的依據。
針對以上問題,劉漢元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從當前看,持續釋放流動性,不斷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充分認識到適度積極的CPI預期,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和助推劑,在宏觀調控時應積極引導和管理這一指標;二是從長遠看,要改革稅制、減稅輕負,讓企業輕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