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9 10:39
8月8日,以“定力與奮進”為主題的通威? 2018(第十二屆)中國品牌節在成都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隆重開幕。被稱為“中國品牌界奧運會”的中國品牌節首次移師成都,作為總冠名方,通威集團備受關注。
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出席盛會,并接受了包括人民日報、中新社四川分社、四川日報、四川電視臺、四川經濟日報、成都日報、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鳳凰網、騰訊網等30余家主流權威媒體的聯合專訪。
品牌節開幕式上,劉漢元主席接受主流媒體聯合采訪
在開幕式致辭時,劉主席對改革開放40年歷史意義的回顧和闡述,引起了媒體的熱烈關注。劉主席表示,改革開放40年,中國社會經濟取得飛速發展,從溫飽問題尚未解決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吃、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更多的自信與自豪,中國在國際上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堪稱全人類發展歷史上的一個新奇跡,這也充分說明了“發展才是硬道理”。
劉漢元主席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劉主席指出,當我們重溫這段歷史,再談“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時候,仍然適宜并具有特殊意義,甚至可以說,“發展還是硬道理”!中國光伏產業過去10年的發展就是最真實的寫照。雖然多次遭受歐美“雙反”,在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經過10余年發展,中國仍然占據了全球光伏市場份額的70%,且在技術、規模、成本上全球領先。從當初“兩頭在外”到現在歐美市場80%的光伏組件依賴中國制造,充分說明了只要自身足夠強大,有足夠的競爭優勢和創新能力,就不怕別人的封鎖和圍堵。
人民日報記者專訪劉漢元主席
針對媒體關心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的堅守意義,劉主席指出,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承受壓力最大的主體。面對發展中的困難,如何找到自身持續發展的動力,獲得社會的理解和認同,需要企業具備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精神。劉主席同時指出,改革開放以來,非公經濟事實上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創新驅動、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新增就業80%由非公經濟創造,70%—90%的創新也來源于此。非公經濟的發展,催生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抱負、優秀的中國企業家,他們日復一日、夜以繼日的干事業、追求事業、經營管理企業,正是這種孜孜不倦、廢寢忘食的精神鍥而不舍地推動著中國經濟車輪往前轉動。因此在全社會尊重和弘揚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有著特殊并且十分重要的意義。2017年9月,中央首次以專門文件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不僅通過制度建設和法治建設給企業家吃上“定心丸”,也將極大地促進社會形成共識。有了良好的政策、經濟發展、社會輿論環境,我們才能更加從容做好發展,才能心定神定地面對各種挑戰。
對于媒體關注的通威“漁光一體”模式,劉主席表示,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國,魚蟹蝦水產品琳瑯滿目。如何讓大家吃得更好、更安全、更健康,也是通威始終努力的方向。在此背景下,通威將水產養殖和光伏發電相結合,通過設施化、設備化、智能化水產養殖系統的運用,從源頭上、過程中去解決水產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可控。同時,利用水面上的空間資源疊加光伏發電,源源不斷的輸出清潔能源,每畝“漁光一體”池塘每年可生產1噸安全健康水產品,輸出10-30噸石油的等效能量,有效實現雙綠色發展。
作為本屆品牌節的總冠名,通威集團在36年發展中的品牌建設也與時俱進、成績斐然,為集團快速穩健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對此,劉主席表示,企業的品牌建設離不開外部推廣,更離不開內功修煉,沒有好的經營理念、管理體系,沒有提升產品品質和客戶使用價值的意識,很多品牌可能變成無米之炊。對于企業而言,只有真正在內部強化意識,管控到位,外部匹配適度有效的品牌營銷,逐漸形成有更高美譽度和知名度的品牌效應,才能支撐企業長期更好的發展。通威多年來的發展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無論是水產飼料還是光伏產業,國內真正有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優勢的企業,“走出去”面對國際競爭時仍站得住腳,并“做得成、長得大”。
談及光伏新政對行業及通威新能源布局的影響,劉主席表示,光伏新政的出臺可能會影響發展節奏的快慢,但不會改變通威堅定不移發展光伏新能源產業的信心。目前光伏發電成本已經逼近煤炭發電成本,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光伏發電將成為全球主力能源中最經濟的能源利用形式。2017年中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一半是光伏發電,預計未來三年這一比例將達到65%-70%。美國經濟總量最大、能源消費量最多的加州,2017年已提前3年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超過33%的目標,其中80%的光伏組件由中國制造,并且加州通過立法確定到2030年實現全部一次能源50%以上來自可再生能源、2040年實現100%的目標。劉主席表示,全球能源轉型的大勢不可逆轉,過去兩三百年來支撐人類經濟發展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將大部分轉化成清潔能源,這必將形成一個嶄新的產業和巨大的市場,也將從根本上解決霧霾等環境問題,助力我們早日實現藍天白云、青山綠水。